搜索
首页 《秋晴欲出城以事不果》 浮生细看只此是,到死自苦何为哉?

浮生细看只此是,到死自苦何为哉?

意思:浮生仔细看这是,到死苦自己做什么呢?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秋晴欲出城以事不果》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短暂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寻求解脱和自娱自乐的心境。 首联“古人已去不可回,今人日夜归泉台。”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短暂,以及人生不可避免的终结。这种对比让人深刻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也让人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颔联“浮生细看只此是,到死自苦何为哉?”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无意义,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困惑和苦闷。 颈联“矜名饰诈竟一世,忍寒触热忘其骸。”则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和灵魂,深刻反映了社会的虚伪和浮躁。 接着,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寻求解脱和自娱自乐的心境。“清秋九月瘴如洗,白盐千仞高崔嵬。荒庭落叶不可扫,惟有丛菊争先开。”这些景象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也体现了他在困境中寻求心灵寄托的心态。 在尾联中,诗人再次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向往。“南窗病起亦萧散,甚欲往探城西梅。一官底处不败意,正用此时持事来!”这些表述既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生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人已去不可回,今人日夜归泉台。
浮生细看只此是,到死自苦何为哉?
矜名饰诈竟一世,忍寒触热忘其骸。
不令金樽映翠杓,坐待白骨生苍苔。
清秋九月瘴如洗,白盐千仞高崔嵬。
荒庭落叶不可扫,惟有丛菊争先开。
瀼西黄柑霜落爪,溪口赤梨丹染腮,熊肪玉洁美香饭,鮓脔花糁宜新醅。
南窗病起亦萧散,甚欲往探城西梅。
一官底处不败意,正用此时持事来!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解释

  • 浮生

    读音:fú shēng

    繁体字:浮生

    英语:floating life

    意思:语本《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因称人生为“浮生”。
    南朝·宋·鲍照《答客》诗

  • 何为

    读音:hé wéi

    繁体字:何為

    意思:(何为,何为)
    I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
    《后汉书齐武王縯传》:“﹝刘稷﹞闻更始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

  • 细看

    读音:xì kàn

    繁体字:細看

    短语:审美 瞩 瞻

    英语:peer

    近义词: 谛视、端量、端详、审视

    详细释义:仔细观

  • 只此

    引用解释

    仅此;就此;唯有这样。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一领白衫又不中穿,夜拥孤衾三幅布,昼欹单枕是一枚甎:只此是家缘。”《水浒传》第八十回:“既承如此相款,深感厚意,只此告回。” 冯善骥 等《郑成功》第三五章:“客商小贩无奈,只得在他身上暗中使银子,上下打点,只此方能幸免无事。”

    读音:zh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