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家弟赋蜡梅诗得四绝句》 朝扬一映树,到骨不留尘。

朝扬一映树,到骨不留尘。

意思:朝扬一映树,到骨不留灰尘。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同家弟赋蜡梅诗得四绝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韵胜谁能舍,色庄那得亲。”就引人深思。这两句诗中,“韵胜”指的是一种超越物质、超越表面的精神之美,是一种内在的、本质的、超越形式的美好。“谁能舍”表达了对这种韵胜的追求和向往,而“色庄那得亲”则表达了对物质世界的疏离感,暗示了物质世界对这种韵胜的束缚和限制。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对物质世界的疏离感,引人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接下来,“朝扬一映树,到骨不留尘。”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物质世界的超越。这里的“朝扬一映树”可能指的是朝霞映照在树上的美丽景象,而“到骨不留尘”则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深入理解和体验,暗示了物质世界无法满足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这种理解是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揭示,提醒人们要追求内在的精神世界,超越物质的束缚和限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对物质世界的疏离感,提醒人们要追求内在的精神世界,超越物质的束缚和限制。这种理解是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揭示,具有很强的启示性和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韵胜谁能舍,色庄那得亲。
朝扬一映树,到骨不留尘。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