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陶挽歌词三首》 荣木望秋落,亦已成枯条。

荣木望秋落,亦已成枯条。

意思:荣树望秋落,也已成枯条。

出自作者[宋]吴芾的《和陶挽歌词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描述了年老、孤独和死亡的感受。通过描绘自己在荒郊墓地中的生活环境以及与亲人的深厚情感联系来表达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理合葬(安放)于斯”表现了他坦然面对生死的心境,“青松为我夕”“白石为我来朝”(比喻死后有清明的世界),表现出他对未来美好世界的向往之情;同时“二坟在望”,“相去无几何”,又体现出他深深的思乡之痛以及对亲人无尽的怀念;“有人奠我”、“问山阿”,则透露出他在这种孤寂的生活中仍然渴望人间的关怀和理解的心情 全篇语言朴实自然,娓言道尽世态炎凉 ,人生沧桑 ,亲情温暖却是亘古不变的主题.读后令人感慨万千 。这是一首很感伤而又非常真实的诗歌。"独"字关死生,"悲欢离合"皆在其中.诗人以沉静淡泊的语言一意直下感叹天地间人生的无常衰老乃至渺小却依然心存欢喜不失本性这便是大彻大笑后的豁达洒脱也是生命最后的诠释吧! 整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渲染雕琢的情感只有平淡如水却又深入骨髓的真情告白的文字给人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也让人思考着关于活着的问题: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欢乐悲伤离别团聚甚至更进一步——怎样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好好活了? 这或许是一个永远无法得出答案的话题但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寻找属于自己的回答!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老眼日昏昏,华发日萧萧。
不死竟何待,理合葬荒郊。
荒郊何所有,四面俱岧峣。
荣木望秋落,亦已成枯条。
青松为我夕,白石为我朝。
仍幸二亲墓,相去无几何。
今得从之游,欢喜如还家。
我心既欢喜,安用挽者歌。
有人来奠我,但问山之阿。

关键词解释

  • 荣木

    读音:róng mù

    繁体字:榮木

    意思:(荣木,荣木)
    木槿。
    晋·陶潜《荣木》诗:“采采荣木,结根于兹。晨耀其华,夕已丧之。”
    逯钦立注:“荣木,木槿。其花朝生暮落。”
    明·宋濂《

  • 望秋

    读音:wàng qiū

    繁体字:望秋

    意思:
    1.盼望秋收。
    《隋书高祖纪上》:“谋新去故,如农望秋。”

    2.接近秋天。参见“望秋先零”。

    <

  • 枯条

    读音:kū tiáo

    繁体字:枯條

    意思:(枯条,枯条)
    干枯的枝条。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悴叶更辉,枯条以肄。”
    晋·陶潜《杂诗》之七:“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唐·李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