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馀及第归蜀》 从得高科名转盛,亦言归去满城知。

从得高科名转盛,亦言归去满城知。

意思:从获得高科名越来越多,也有人说归去满城知道。

出自作者[唐]朱庆馀的《送李馀及第归蜀》

全文创作背景

《送李馀及第归蜀》是唐代诗人朱庆馀所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李馀及第并返回蜀地的事件有关。李馀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了及第的好成绩,即将回到蜀地,朱庆馀为此写下此诗,表达了祝贺和送别之情。通过对蜀地美景的描绘,诗人寄托了对友人归途的祝愿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科举制度下的社会风貌和人情味,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从得高科名转盛,亦言归去满城知。
发时谁不开筵送,到处人争与马骑。
剑路红蕉明栈阁,巴村绿树荫神祠。
乡中后辈游门馆,半是来求近日诗。

关键词解释

  • 归去

    读音:guī qù

    繁体字:歸去

    英语:go back; return

    意思:(归去,归去)

    1.回去。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唐·李白

  • 高科

    读音:gāo kē

    繁体字:高科

    意思:
    1.犹凸凹。
    《韩非子有度》:“故绳直而枉木斲,准夷而高科削。”
    陈奇猷集释:“《孟子离娄篇》‘盈科而后进’,注:‘科,坎也。’高坎,谓木之凸凹也。”

  • 言归

    引用解释

    1.回归。言,助词。《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一说为我归。 毛 传:“言,我也。”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四·玄奘》:“ 奘 少离桑梓,白首言归,访问亲故,零落殆尽。” 清 万寿祺 《答武进刘十》诗:“乱瘼何畤已?言归耕墓田。” 清 方文 《舟次三山》诗:“泊泊岁将暮,言归尚未能。”

    2.《诗·周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