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木兰花慢·指罘罳晓月》 清奇。

清奇。

意思:清奇。

出自作者[宋]吴文英的《木兰花慢·指罘罳晓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指罘罳晓月,动凉信、又催归》,它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通过对黎明时分的月亮和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归家的渴望。 首先,诗的开头“指罘罳晓月,动凉信、又催归”就以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清凉的黎明时分,月亮的光芒透过罘罳(古代宫殿、房屋或祠庙前的石屏风)的缝隙,洒下凉爽的信,这信仿佛在催促着人们归家。 接着,“正玉涨松波,花穿画舫,无限红衣。青丝。傍桥浅系,问笛中、谁奏鹤南飞。”这几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月夜的美丽景色,松涛声如涨满的玉波,花儿在画船边穿过,水中的倒影美不胜收。作者甚至想象着在桥边轻轻系船,询问笛声中谁会吹奏那首鹤南飞的曲子。这里的“红衣”和“鹤南飞”都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归家的象征。 然后,“西子冰销冷处,素娥宝镜圆时。”这两句诗将月亮比作嫦娥的宝镜,进一步描绘了月亮的美丽。同时,“西子冰销”又暗指时间已经到了初秋,景色由热转凉,更加引人思归。 “清奇。好借秋光,临水色、写瑶卮。”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清奇景色的喜爱,他希望借助这秋光,将这美丽的景色写入瑶卮(美酒杯)。 “向醉中织就,天孙云锦,一杼新诗。”这几句诗描绘了作者在醉酒后灵感突发,写出了如天孙织锦云锦般华美的诗篇。 最后,“依稀。数声禁漏,又东华、尘染帽檐缁。”这里暗示了作者已经沉醉在这美景中,直到听到宫殿的禁漏声将唤醒他,而他也要离开这里去面对尘世的生活。 “争似西风小队,便乘鲈脍秋肥。”最后两句诗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当前美景的留恋,他甚至希望这西风能带走他,让他能够立刻归家,享受鲈鱼脍的秋肥。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黎明时分的美丽景色,并通过这些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尘世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 赏清奇。-- 出自《江城子·琉璃滑处玉花飞》作者:[宋]李纲
  • 风标如此清奇。-- 出自《沁园春·春事方浓》作者:[宋]陈人杰
  • 出口便清奇。-- 出自《菩萨蛮·天生体态腰肢细》作者:[唐]陈义
  • 清奇。-- 出自《木兰花慢·聚林园芳景》作者:[宋]卫宗武
诗句原文
指罘罳晓月,动凉信、又催归。
正玉涨松波,花穿画舫,无限红衣。
青丝。
傍桥浅系,问笛中、谁奏鹤南飞。
西子冰销冷处,素娥宝镜圆时。
清奇。
好借秋光,临水色、写瑶卮。
向醉中织就,天孙云锦,一杼新诗。
依稀。
数声禁漏,又东华、尘染帽檐缁。
争似西风小队,便乘鲈脍秋肥。
作者介绍 嵇康简介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关键词解释

  • 清奇

    读音:qīng qí

    繁体字:清奇

    英语:quaint and elegant

    意思:
    1.诗文的一种风格。谓清新奇妙的境界。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有“清奇”一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