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免除宿迁县等地部分正赋》 数县瘠土应倍怜,益二至五斯可矣。

数县瘠土应倍怜,益二至五斯可矣。

意思:几个县贫瘠的土地应加倍可怜,增加二至五就可以了。

出自作者[清]乾隆的《免除宿迁县等地部分正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经过地方时,看到百姓因为天灾人祸,生活十分困苦,于是他积极参与到赈灾的工作中,通过疏浚河道,增加粮食的收成,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首段描述了作者三次经过此地时,看到百姓因为各种原因生活艰难,他对此深感同情。第二段描述了作者在赈灾工作中的表现和成果,虽然成效有限,但已经能够看到一些改善。第三段描述了作者对当前情况的满意,看到百姓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他感到非常高兴。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关心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政策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作者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改善百姓的生活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呼吁国家应该更加关注贫困地区,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着人文关怀和爱国情怀的诗篇,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我三番曾过此,满目民艰恫瘝视。
蠲租加赈不少靳,究亦无能疮痏起。
壬午之岁博咨访,略觉其中悉源委。
因为疏剔六塘河,果然潦尽堪耕耜。
人事尽而天贶随,连岁秋收皆获美。
兹来殊觉大改观,凭舆历览心生喜。
户有盖藏育鸡豚,衣鲜褛裂赡妇子。
不灾不赈奚所加,究欲加思念无已。
因思时巡免正供,十分之三常例耳。
数县瘠土应倍怜,益二至五斯可矣。
国有余用苏茆簷,减一半惟投悬匦。
伫看元气复闾阎,庶协以休以助理。
作者介绍 乾隆简介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弘历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拓广了领土,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占领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弘历在位期间,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乾隆帝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关键词解释

  • 瘠土

    读音:jí tǔ

    繁体字:瘠土

    英语:infertile soil

    意思:不肥沃的土地。
    《国语鲁语下》:“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
    韦昭注

  • 二至

    读音:èr zhì

    繁体字:二至

    意思:指冬至和夏至。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为灾。”
    杜预注:“二至,冬至、夏至。”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威·施之艷,粉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