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士郭熙画之冠,郭熙去后名未断。
意思:画家郭熙绘画的帽子,郭熙走后名未判决。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赠郭承务芦雁》
全文赏析
这首诗《画士郭熙画之冠,郭熙去后名未断》是一首对郭熙的画作和画艺的赞美诗。郭熙是一位著名的画士,他的画作在郭氏去世后仍然广受赞誉,其艺术影响力并未因他的去世而减弱。诗中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郭熙画艺的敬仰之情。
诗中首先描绘了郭熙的画作《芦雁图》中的场景,画面中的芦苇、鸿雁等元素栩栩如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中用“烟水潇潇风卷芦,沙边鸿雁暮相呼”来形容这幅画作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秋天的芦苇荡边,听着鸿雁的呼唤。
接着,诗中又描绘了另一幅画面:“幻出栖雁三四只,八九叶芦横古碛。欲宿未宿嘹唳声,渔舟泊岸山烟黑。”这幅画面中的大雁似乎在寻找栖息之地,但又无法确定,因此发出嘹亮的叫声。而渔舟停泊在岸边,山间的烟雾让画面更显神秘。
诗中还通过对比手法,将郭熙的画作与其他画作进行比较,突显出郭熙画作的独特之处。“世间此画知有无”,表达了人们对这幅画的渴望和期待。
最后,诗中还通过描绘大雁的归巢场景,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飞越戍楼西畔去”一句,让人联想到戍边的战士们也在思念着家乡和亲人。
整首诗通过对郭熙画作的赞美和对大雁的描绘,表达了对艺术和自然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传递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艺术和自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