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贫居自警三首》 一瓢千驷同归尽,莫为浮云错动心。

一瓢千驷同归尽,莫为浮云错动心。

意思:一瓢千驷同归尽,莫为浮云错心动。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贫居自警三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细节,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道德和价值的深刻思考。 首联“赤粟黄虀味最深,此生不恨老云林。”描绘了简单而朴素的生活,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生活的真谛不在于奢华和繁复,而在于简单和真实。即使在简朴的生活中,也能找到深深的满足和幸福。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繁华生活的淡然。 颔联“鬼神每瞰高明室,天地皆知暮夜金。”这里诗人借鬼神和天地来比喻世间的道德和价值。诗人认为,真正的道德和价值不应被金钱和权力的诱惑所蒙蔽,而应超越世俗的观念,直达内心。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道德和价值的深刻理解。 颈联“夸士燃脐犹殉货,先贤覆首或无衾。”这两句诗是对那些为了私利而不惜一切的人的批判。他们就像点燃蜡烛去寻找财富,最终可能一无所有。而那些先贤,他们的人生可能就像没有被温暖的被子覆盖,但他们内心充满了平静和满足。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道德和价值的坚守,以及对那些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生活的人的批评。 尾联“一瓢千驷同归尽,莫为浮云错动心。”诗人告诉我们,无论是财富还是权力,最终都会消逝,而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善良。不要被眼前的浮云所迷惑,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道德的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道德的坚守,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真实、善良和道德的追求。这是一首值得我们深思的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赤粟黄虀味最深,此生不恨老云林。
鬼神每瞰高明室,天地皆知暮夜金。
夸士燃脐犹殉货,先贤覆首或无衾。
一瓢千驷同归尽,莫为浮云错动心。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千驷

    读音:qiān sì

    繁体字:千駟

    意思:(千驷,千驷)

    1.四千匹马,言马多。
    《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何晏集解:“孔曰:‘千驷,四千匹。’”南朝·

  • 同归

    读音:tóng guī

    繁体字:衕歸

    英语:reach the same goal

    意思:(同归,同归)

    1.同样趋向。
    《书蔡仲之命》:“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

  • 浮云

    读音:fú yún

    繁体字:浮雲

    短语:低云 乌云

    英语:cloud rack

    意思:(浮云,浮云)

    1.飘动的云。
    《楚辞九辩》:“块独守

  • 一瓢

    引用解释

    《论语·雍也》:“贤哉, 回 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 也不改其乐。”后因以喻生活简单清苦。 宋 王禹偁 《滁上谪居》诗之三:“巧宦或五鼎,甘贫唯一瓢。” 宋 林逋 《寄呈张元礼》诗:“駟马交游从此少,一瓢生事不胜空。”参见“ 一簞一瓢 ”。

    读音:yī piáo

  • 动心

    读音:dòng xīn

    繁体字:動心

    短语:触景生情

    英语:one\'s mind disturbed

    意思:(动心,动心)
    谓思想、感情引起波动。
    《孟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