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玲珑山因访朱氏草堂》 藜杖南山来,要使富幽瞩。

藜杖南山来,要使富幽瞩。

意思:藜杖南山而来,要使财富被注视。

出自作者[宋]沈与求的《游玲珑山因访朱氏草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人生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段“平生丘壑心,馀事不挂目。藜杖南山来,要使富幽瞩。”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他愿意在南山上度过余生,欣赏自然的美景。这种情感贯穿了整首诗,诗人通过描绘山水的细节,如“异哉小玲珑,蟠峙苍弁腹。修藤结悬崖,飞溜响空曲。”等,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诗中的“玲珑”指的是山石的形状,诗人通过描绘山石的形状和纹理,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玲珑名”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命名,他赋予了这些自然景观以名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情感。 “我思造物巧,妙供幽人禄。”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造物主的感激之情,他感谢造物主为他提供了隐逸生活的物质条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在山中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整首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这也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平生丘壑心,馀事不挂目。
藜杖南山来,要使富幽瞩。
异哉小玲珑,蟠峙苍弁腹。
修藤结悬崖,飞溜响空曲。
伏石卧虎状,腾拏杂奔鹿。
砑然互吞吐,侧路劣容足。
拂拭古藓纹,字刻翳新绿。
标傍玲珑名,奇怪殆天属。
扪萝上绝顶,坦坦类平陆。
俯首瞰来踪,穹然在幽谷。
传闻昔逋客,诛茅此营屋。
清魂不可招,千载想遗躅。
我思造物巧,妙供幽人禄。
挥斤役山只,斲此一拳玉。
云窗与雾阁,一一相亘属。
岂无部曲众,猿鹤即更仆。

作者介绍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关键词解释

  • 南山

    读音:nán shān

    繁体字:南山

    英语:nan

    意思:
    1.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诗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巖巖。”
    《汉书

  • 藜杖

    读音:lí zhàng

    繁体字:藜杖

    英语:a pigweed staff

    意思:用藜的老茎做的手杖。质轻而坚实。
    《晋书山涛传》:“魏帝尝赐景帝春服,帝以赐涛,又以母老,并赐藜杖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