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公恣耽惑,视子如仇雠。
意思:献公放纵沉溺惶惑,看你好像仇敌。
出自作者[唐]岑参的《骊姬墓下作(夷吾、重耳墓,隔河相去十三里》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悼念和谴责,通过对骊姬故事的描绘,表达了对不义行为的谴责和对逝去时间的无奈。
首联“骊姬北原上,闭骨已千秋。浍水日东注,恶名终不流”,诗人描绘了骊姬的坟墓和她的恶名。颔联“献公恣耽惑,视子如仇雠。”是对骊姬悲剧命运的深入挖掘,揭示了献公的冷酷无情和骊姬的悲惨命运。颈联“蛾眉山月苦,蝉鬓野云愁。”则进一步描绘了骊姬的悲苦形象,月苦云愁,象征着她的命运。尾联“欲吊二公子,横汾无轻舟。”诗人表达了对骊姬两个儿子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哀悼和对无法改变历史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骊姬的悲惨命运和历史的无奈。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不义行为的谴责和对历史的反思。
此外,这首诗的用典也十分巧妙,如“蛾眉山月”、“蝉鬓野云”等,既增加了诗的意蕴,也使诗的主题更加鲜明。整首诗的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一首优秀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