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八月十七夜马良存吏部宴集初台玩月》 濯醉零露新,传咏远风歇。

濯醉零露新,传咏远风歇。

意思:洗了露珠新,传咏远风歇。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八月十七夜马良存吏部宴集初台玩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溪台澹秋痕,雁底坐超忽。》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象的优美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清新的夜晚世界。 首句“溪台澹秋痕,雁底坐超忽。”描绘了溪台之上的秋夜景象,淡淡的月光洒在溪台上,如同秋天的痕迹一般,而大雁在月光下飞过,显得轻盈而超然。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夜的美丽和宁静。 “万里霄无云,木末吐华月。”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天空和月光,万里无云的夜晚,月光从树梢间照射出来,显得格外明亮。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到一种宏大而美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和美丽。 “气扫堞浮浮,辉满峰兀兀。”这两句诗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山峰和城墙,城墙在月光下显得轻盈而飘渺,而山峰在月光下显得巍峨而挺拔,月光将它们照耀得闪闪发光。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到一种宏大而美丽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写影水精域,望气金银阙。”这两句诗描绘了月光在水面上的倒影和天空中金银般的云气。月光在水面上留下了自己的倒影,如同水晶般清澈透明,而天空中的云气则如同金银般闪耀。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到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的秋夜世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优秀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溪台澹秋痕,雁底坐超忽。
万里霄无云,木末吐华月。
气扫堞浮浮,辉满峰兀兀。
写影水精域,望气金银阙。
丛筱浸寒漪,披扬镜中发。
列筵出窈窕,应湿凌波袜。
歌吹翻流光,淫鱼听恍惚。
濯醉零露新,传咏远风歇。
余情腾钓矶,何处战死骨。
化字遗浊世,钟声漏林樾。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传咏

    读音:chuán yǒng

    繁体字:傳詠

    意思:(传咏,传咏)
    传诵吟唱。
    《北齐书祖珽传》:“魏收赋《出塞》及《公主远嫁》诗二首,珽皆和之,大为时人传咏。”
    唐·白居易《宣武令狐相公以诗寄赠传播

  • 零露

    读音:líng lù

    繁体字:零露

    意思:降落的露水。
    《诗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郑玄笺:“零,落也。”
    南朝·宋·鲍照《代蒿里行》:“驰波催永夜,零露逼短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