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官舍岁暮感怀书事五首》 渊明柳老秋多雨,子敬毡寒夜有霜。

渊明柳老秋多雨,子敬毡寒夜有霜。

意思:渊明柳老秋天雨多,子敬着寒冷的夜晚有霜。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官舍岁暮感怀书事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衙鼓冬冬送夕阳》是一首描绘古代官员宴请宾客场景的诗,通过对宴会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宴会的庄重和宾客的尊重。 首联“衙鼓冬冬送夕阳,经时伙客上高堂。”描绘了宴会开始的情景,衙鼓咚咚作响,送走了夕阳,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客人终于被邀请到高堂上。这里的“衙鼓”是古代官府用来召集官员的鼓声,“送夕阳”暗示了宴会即将开始,“经时伙客”则描绘了宴会的重要性,宾客们都是经过挑选的。 颔联“渊明柳老秋多雨,子敬毡寒夜有霜。”运用了典故和比喻,描绘了宴会的环境和气氛。这里用陶渊明的柳树在秋雨中变得老态龙钟,暗示宴会环境的古老和庄重;而王献之毡帐在寒夜中显得寒冷,则暗示宴会环境的简朴和清雅。 颈联“山树叶稀晴摘果,斋炉灰暖晓焚香。”描绘了宴会上的细节,山上的树叶在晴天时被摘下,斋坛上的香炉在清晨时被点燃。这些细节描绘了宴会的细致和庄重。 尾联“经纶自有英雄在,闲散须教属漫郎。”表达了诗人对宴会主题的看法,认为宴会上的学问和才智才是最重要的,而闲散的生活应该属于那些有才华的人。这里的“漫郎”指的是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对闲散生活的向往和对才华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宴会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宴会的庄重和宾客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才华和学问的追求和对闲散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衙鼓冬冬送夕阳,经时伙客上高堂。
渊明柳老秋多雨,子敬毡寒夜有霜。
山树叶稀晴摘果,斋炉灰暖晓焚香。
经纶自有英雄在,闲散须教属漫郎。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老秋

    读音:lǎo qiū

    繁体字:老秋

    意思:晚秋。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到老秋,收五十多石苞米,两个苞米楼子盛不下。”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四:“到老秋,子粒实实在在,一颗顶一颗。”

  • 寒夜

    读音:hán yè

    繁体字:寒夜

    意思:寒冷的夜晚。
    《艺文类聚》卷四二引南朝·宋·孝武帝《夜听妓诗》:“寒夜起声管,促席引灵寄。”
    南朝·梁武帝《织妇》诗:“调梭辍寒夜,鸣机罢秋日。”
    唐·

  • 渊明

    读音:yuān míng

    繁体字:淵明

    意思:(渊明,渊明)
    深远明达。
    晋·常璩《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非渊明弘鉴,则中兴之业,何容易哉?”
    《南齐书高帝纪上》:“惟王圣哲渊明,荣镜宇宙。”<

  • 雨子

    读音:yǔ zǐ

    繁体字:雨子

    意思:雨点儿。
    宋·杨万里《寒食前三行脚遇雨》诗:“碧草望中去,黑云头上来。吾行吾自返,雨子不须催。”

    解释:1.雨点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