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闲居偶成》 晴翠疑分郭外山,孤松散叶影斓斑。

晴翠疑分郭外山,孤松散叶影斓斑。

意思:晴翠疑心分城外山,挺拔的孤松傲然散叶影斓斑。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闲居偶成》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晴翠疑分郭外山,孤松散叶影斓斑。摩挲左肘鸡声里,世上无人解闭关。》,作者是一位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人。 首句“晴翠疑分郭外山”,描绘了山色翠绿,仿佛从城外延伸开来,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这句诗以山色为引,为读者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 “孤松散叶影斓斑”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的形象,松叶在阳光下斑驳陆离,显得格外生动。这句诗通过松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孤独坚韧的追求。 “摩挲左肘鸡声里”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鸡鸣声中抚摸着左肘,暗示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淡泊。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 最后一句“世上无人解闭关”,表达了作者对世人的讽刺和对隐居生活的坚定追求。这句话表明,只有真正理解并追求自由的人,才能真正懂得闭关的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孤独坚韧精神的赞美。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松树形象和隐居生活,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传递给了读者,引发了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晴翠疑分郭外山,孤松散叶影斓斑。
摩挲左肘鸡声里,世上无人解闭关。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松散

    读音:sōng sǎn

    繁体字:鬆散

    短语:糠 泡 松 蓬 蓬松 松弛 暄

    英语:relax

    意思:(松散,松散)

    1.懈怠;放松。

  • 晴翠

    读音:qíng cuì

    繁体字:晴翠

    意思:草木在阳光照耀下映射出的一片碧绿色。
    唐·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唐·温庭筠《太液池歌》:“叠澜不定照天井,倒影荡摇晴翠长。”

  • 斓斑

    读音:lán bān

    繁体字:斕斑

    英语:bright-colored

    意思:(斓斑,斓斑)

    1.色彩错杂貌。
    唐·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九月》诗:“露花飞飞风草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