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柬法忍》 落花深一尺,不用带蒲团。

落花深一尺,不用带蒲团。

意思:落花深一尺,不用带蒲团。

出自作者[近代]苏曼殊的《柬法忍》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色彩感的诗,给人带来视觉和感官的享受。让我们一步一步来赏析这首诗。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和落花时的景象。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优美、动人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力量。 其次,从细节上看,这首诗的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含义。首句“来醉茎深露,胭脂画牡丹”描述了牡丹花在露珠的滋润下显得格外娇艳,就像用胭脂精心画出的一样。这一描绘既生动又形象,让人仿佛能看到牡丹花盛开的景象,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落花深一尺,不用带蒲团”,则表现了落花时节的景象。诗人用“深一尺”来形容落花堆积的程度,表现出落花之多,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落花飘零、岁月无情的感慨。而“不用带蒲团”一句,则以一种俏皮、幽默的方式表达出对落花景色的欣赏,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豁达和洒脱。 最后,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人还善于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内心情感,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加深厚的内涵和意义。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和落花景色的渲染,展示了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力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来醉茎深露,胭脂画牡丹。
落花深一尺,不用带蒲团。
作者介绍 苏曼殊简介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关键词解释

  • 蒲团

    读音:pú tuán

    繁体字:蒲團

    英语:futon

    意思:(蒲团,蒲团)
    用蒲草编成的圆形垫子。多为僧人坐禅和跪拜时所用。
    唐·欧阳詹《永安寺照上人房》诗:“草席蒲团不扫尘,松间石

  • 不用

    读音:bù yòng

    繁体字:不用

    短语:毫无 不要 休想 决不 毫不 绝不

    英语:need not

    意思:
    1.不听从;不采纳。
    《管子小匡

  • 深一

    读音:shēn yī

    繁体字:深一

    意思:犹专一。谓深刻瞭解某一事物的详情。
    《韩非子八经》:“深一以警众心,泄异以易其虑。”
    陈奇猷集释:“深一,即《内储说上》所谓‘深知一物,众形皆变’之术也。此谓人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