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龙泉李宗儒师儒兄弟槐阴书院》 又不见本朝肇启迩英阁,稽古隆儒号经幄。

又不见本朝肇启迩英阁,稽古隆儒号经幄。

意思:又见不到本朝肇启迩英阁,古隆儒号经幄。

出自作者[宋]周必大的《龙泉李宗儒师儒兄弟槐阴书院》

全文创作背景

周必大的《龙泉李宗儒师儒兄弟槐阴书院》一诗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书院文化及诗人与李宗儒师儒兄弟间的交往有关。宋代是书院教育的鼎盛时期,各种书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培养人才、传承学术的重要场所。周必大作为当时的文人,对书院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体验。而李宗儒师儒兄弟在龙泉创建槐阴书院,致力于教书育人,自然引起了周必大的关注和赞赏。于是,他创作了这首诗,赞美李宗儒师儒兄弟的教育精神和槐阴书院的优美环境。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书院教育的推崇和对知识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不见汉京辟雍载黄图,博士直舍三千区。
分行数百曰槐市,下有诸生讲唐虞。
又不见本朝肇启迩英阁,稽古隆儒号经幄。
西清枝翠似交舞,日暖花黄时细落。
君家欣慕名书斋,伯仲方将与计偕。
桥门且陪亿万计,朝路终驰十二街。
义郴文章妙天下,引喻牛行相君舍。
勉君植德企前修,他日儿孙攀逸驾。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卒于庐陵,追赠太师。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

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后人汇为《益国周文忠公全集》。

关键词解释

  • 肇启

    读音:zhào qǐ

    繁体字:肇啓

    意思:(肇启,肇启)
    初创;开始。
    晋·张华《正旦大会行礼诗》之三:“肇启晋宇,遂登皇基。”
    南朝·梁·沈约《为南郡王让中军表》:“皇衢肇启,鼎运始资。”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 稽古

    读音:jī gǔ

    繁体字:稽古

    意思:考察古事。
    《书尧典》:“曰若稽古。
    帝尧曰放勋。”
    《汉书武帝纪赞》:“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