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谒真谛寺禅师》 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

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

意思:寺庙山高处,烟霞嶂几重。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谒真谛寺禅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兰若山的高峰,烟霞的缭绕,以及松雪泉流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禅法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首句“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描绘了兰若山的高峻,山峰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感觉。 “冻泉依细石”和“晴雪落长松”两句,分别描绘了山间冻泉的清澈和晴天雪花落入长松的美丽,进一步展示了山中的自然之美。 “问法看诗忘,观身向酒慵”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禅法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他不再关注世俗的纷扰,而是转向禅法,开始忘我地追求真理。同时,他也开始向酒寻求安慰,表达了对生活的慵懒态度。 “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的热爱和向往。他虽然不能割舍家庭和妻子,但仍然选择靠近前峰的地方卜宅居住,表达了他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禅法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通过描绘山中的美景和表达对山中生活的向往,诗人向读者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生活方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
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
问法看诗忘,观身向酒慵。
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兰若

    读音:lán rě

    繁体字:蘭若

    英语:temple

    意思:(兰若,兰若)

    1.兰草与杜若。皆香草。
    《文选颜延之<和谢监灵运>》:“芬馥歇兰若,清越夺琳珪。”

  • 烟霞

    解释

    烟霞 yānxiá

    [mist and clouds in the twilight]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引用解释

    亦作“烟霞”。 1.烟雾;云霞。 南朝

  • 高处

    读音:gāo chù

    繁体字:高處

    短语:桅顶 肉冠 屋顶 洪峰 圆顶 尖顶 顶部

    英语:high

    意思:(高处,高处)

    1.高的处所;高的部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