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再和五首》 和羹宰相调金鼎,止渴将军拥碧幢。

和羹宰相调金鼎,止渴将军拥碧幢。

意思:和汤宰相调金鼎,止渴将军拥有碧幢。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再和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先生多在山中宿,为爱横斜影上窗”,通过描绘山中宿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首联“茁发僧从深涧徒,赪肩奴过别峰扛”,描绘了山中宿的景象,其中“茁发”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的植物生机勃勃的样子,“深涧”和“别峰”则展现了山中的幽深和壮丽。而“从”、“徒”、“过”、“扛”等动词则生动地描绘了山中僧人和奴仆的行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颔联“和羹宰相调金鼎,止渴将军拥碧幢”,进一步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赞美。这里用“和羹”的宰相和“止渴”的将军来比喻山中隐士的生活,隐士们的生活就像宰相调和金鼎,将军拥着碧幢,象征着他们的生活和谐、高尚。 颈联“空谷不知如许事,沽来村酒且开缸”,描绘了空谷中隐士的生活,他们在这里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对世事一无所知,只求沽来村酒,暂且开怀。这一句表达了隐士们对生活的满足和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隐士们的高尚品质和淡泊名利的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用词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隐士们的高尚品质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先生多在山中宿,为爱横斜影上窗。
茁发僧从深涧徒,赪肩奴过别峰扛。
和羹宰相调金鼎,止渴将军拥碧幢。
空谷不知如许事,沽来村酒且开缸。
作者介绍 徐玑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金鼎

    读音:jīn dǐng

    繁体字:金鼎

    意思:
    1.黄金炊具。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金鼎玉杯,银樽珠襦之宝,皆以送女。”

    2.为鼎类炊具的美称。
    宋·陈师道《满庭

  • 止渴

    引用解释

    解渴。 汉 王逸 《九思·疾世》:“吮玉液兮止渴,啮芝华兮疗飢。”《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飢於附子,止渴於酖毒,未入肠胃,已絶咽喉,岂可为哉!”

    读音:zhǐ kě

  • 宰相

    读音:zǎi xiàng

    繁体字:宰相

    英语:prime minister (in feudal China)

    意思:《韩非子显学》:“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勐将必起于卒伍。”本为掌握政权的大官的泛

  • 和羹

    引用解释

    1.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孔 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阳书》:“贝锦以繁采发华;和羹以盐梅致旨。”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 唐 钱起 《陪郭令公东亭宴集》诗:“不愁懽乐尽,积庆在和羹。”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二:“举朝水火

  • 碧幢

    读音:bì zhuàng

    繁体字:碧幢

    意思:隋·唐以来,高级官员舟车上张挂的以青油涂饰的帷幔。
    唐·白居易《奉和汴州令狐令公》:“碧幢油叶叶,红旆火襜襜。”
    宋·王禹偁《寄献润州赵舍人》诗:“直庐久负题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