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冬日伤志篇》 朝驱玛瑙勒,夕衔熊耳杯。

朝驱玛瑙勒,夕衔熊耳杯。

意思:朝廷把玛瑙勒,晚上衔熊耳山杯。

出自作者[南北朝]邢邵的《冬日伤志篇》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年老病衰、游子无依的哀愁之作。诗中通过对昔日游历生活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无奈和哀伤。 首段“昔时惰游士,任性少矜裁。”描绘了诗人年轻时懒散游荡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随性而为、不拘小节的个性。接下来“朝驱玛瑙勒,夕衔熊耳杯。”则描绘了诗人游历时的豪迈生活,驱马出游,日夜饮酒,充满了自由和欢乐。 “折花步淇水,抚瑟望丛台。”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游历时的闲适生活,漫步河边,抚琴饮酒,充满了诗意和浪漫。然而,“繁华夙昔改,衰病一时来。”这两句揭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曾经的繁华已成往事,如今诗人衰病缠身,一时的快乐变成了长久的痛苦。 接下来的“重以三冬月,愁云聚复开。”和“天高日色浅,林劲鸟声哀。”描绘了诗人年老时生活的艰辛和孤独,阴郁的天气和悲惨的环境更加重了诗人的哀伤和无助。 “终风激檐宇,馀雪满条枚。”这两句通过描绘恶劣的天气来进一步强调诗人生活的艰难和困苦。最后,“遨游昔宛洛,踟蹰今草莱。”和“时事方去矣,抚己独伤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无奈,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伤。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游历生活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无奈和哀伤。同时,诗中也表现出了诗人随性而为、不拘小节的个性以及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在孤独无助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时惰游士,任性少矜裁。
朝驱玛瑙勒,夕衔熊耳杯。
折花步淇水,抚瑟望丛台。
繁华夙昔改,衰病一时来。
重以三冬月,愁云聚复开。
天高日色浅,林劲鸟声哀。
终风激檐宇,馀雪满条枚。
遨游昔宛洛,踟蹰今草莱。
时事方去矣,抚己独伤怀⑴。
作者介绍 邢邵简介
邢邵(496─561),北朝魏、齐时无神论者、文学家,“邵”一作“劭”,字子才,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人,代表作《冬日伤志篇》。

曾经在北魏、北齐做官,官至中书监(官名,与中书令职务相等而位置略高,同掌机要,为事实上的宰相),摄国子祭酒,授特进。

关键词解释

  • 熊耳

    读音:xióng ěr

    繁体字:熊耳

    意思:
    1.山名。在河南省·宜阳县。
    秦岭东段支脉。
    《书禹贡》:“导洛自熊耳。”
    孔传:“在宜阳西。”
    《后汉书刘盆子传》:

  • 玛瑙

    读音:mǎ nǎo

    繁体字:瑪瑙

    短语:蓝宝石 宝石 绿宝石 红宝石 明珠 瑰 珠翠

    英语:agate

    意思:(玛瑙,玛瑙)

    1.矿物名。玉髓的一

  • 耳杯

    读音:ěr bēi

    繁体字:耳杯

    英语:ear cup

    意思:古代饮器。椭圆形,木胎涂漆,两侧各有一耳,或装鎏金铜饰,并有全部铜制者。陶制的多为明器。盛行于战国、汉至晋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