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放鹦鹉二首》 野性思归久,笼樊今始开。

野性思归久,笼樊今始开。

意思:野外性想回家很久,樊笼现在开始。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放鹦鹉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情感,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渴望和思念之情,同时又蕴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的怀念。 首句“野性思归久”,这里的“野性”指的是诗人内心的自然、本真之性,也可理解为诗人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思归久”则表达了诗人长时间以来对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的渴望。 次句“笼樊今始开”,“笼樊”指的是拘束、限制,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无法自由舒展的境况。“今始开”则表明诗人终于摆脱了束缚,可以重新开始自由的生活。 第三句“虽知主恩厚”,这里的“主恩”指的是诗人受到他人的恩惠和照顾。“虽知”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恩情的深深理解和感激之情。 最后一句“何日肯重来”,这里的“何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疑虑,“肯重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希望能再次回到过去的那种生活状态。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束缚的反抗,以及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诗人的情感世界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让人感同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野性思归久,笼樊今始开。
虽知主恩厚,何日肯重来。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野性

    读音:yě xìng

    繁体字:野性

    短语:兽性

    英语:savagery

    意思:
    1.难以驯服的生性。
    汉·路乔如《鹤赋》:“故知野禽野性,未脱笼樊。”

  • 思归

    读音:sī guī

    繁体字:思歸

    意思:(思归,思归)

    1.想望回故乡。
    汉·张衡《思玄赋》:“悲离居之劳心兮,情悁悁而思归。”
    晋·石崇《思归引》序:“困于人闲烦黩,常思归而永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