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扑鸳鸯带,花团蛱蝶枝。
意思:絮扑鸳鸯带,花团蛱蝶枝。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十一月七日雪中闻宋中道与其内祥源观烧香》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三日不相见,逢人问始知》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三日未见友人,相见时友人询问才知其踪迹的情景。诗中描绘了朔雪侵车、临水拜龟等生动的场景,同时又以“絮扑鸳鸯带,花团蛱蝶枝”等句,形象地描绘了春日景象,最后以“如何东郭叟,足迹自穿綦”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三日不相见,逢人问始知”,短短两句便将作者三日未见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作者三日未见友人,心中难免挂念,但苦于无法得知友人的行踪,只能通过询问他人才能得知。这一联既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又为后面的场景描绘做了铺垫。
颔联“同车侵朔雪,临水拜灵龟”描绘了作者和友人在朔雪中一同出行的情景。朔雪侵车,灵龟临水,这一幕场景既体现了作者和友人的亲密关系,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灵龟”在此处也有长寿吉祥的寓意,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
颈联“絮扑鸳鸯带,花团蛱蝶枝”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象。作者以“絮”比喻纷飞的雪花,“花团”比喻盛开的花朵,生动地描绘了春日景象。而“鸳鸯带”、“蛱蝶枝”等词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尾联“如何东郭叟,足迹自穿綦”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作者询问自己是否应该追寻友人的足迹,进一步强调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场景的描绘,将读者带入到诗中的情境之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内涵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