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题金州孙御史处阴亭》 直躬观罔两,将此同醉醒。

直躬观罔两,将此同醉醒。

意思:直躬观察表情,将此同醉醒。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寄题金州孙御史处阴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形影》,它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形影的对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时间和存在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述了形影的关系,形因为有影而存在,因此当畏惧影时,应当想到形。这表达了作者对形影关系的理解,即人生在世,需要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珍惜每一个时刻。 接着,诗中提到了日月的光照,但它们难以持久,因此当处于阴暗时,暂停或暂停。这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理解,即时间是无常的,它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地方,因此我们需要珍惜每一个现在,因为下一刻可能是未知的。 此外,光照不离形,无论走得多快,形永远在光照之下。这表达了作者对存在的理解,即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的存在始终与周围的环境和事物相连。 最后,诗中以尼父为喻,表达了对无知和逃避现实的批评。尼父在这里指的是孔子,他曾经逃避现实,隐居于山林之中。诗中讽刺他不能面对现实,而作者认为我们不能像尼父那样逃避现实。 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它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个时刻,面对现实并珍惜自己的存在。同时,它也表达了对无知和逃避现实的批评,鼓励我们要勇敢面对现实,积极面对人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通过形影的对话,表达了对人生、时间和存在的思考。它鼓励我们要珍惜每一个时刻,勇敢面对现实并珍惜自己的存在。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值得我们深思和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有形则有影,畏影当念形。
日月难久晦,处阴乃暂停。
光照不复离,疾走何所宁。
当是诮尼父,我辈乌忍听。
结庐虽可托,夜烛亦荧荧。
直躬观罔两,将此同醉醒。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直躬

    引用解释

    1.以直道立身。《论语·子路》:“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直躬,直身而行也。” 唐 钱起 《长安旅宿》诗:“直躬邅世道,咫步隔天闕。”《宋史·赵普传》:“必须公正之人典掌衡轴,直躬敢言,以辨得失。”

    2.指《论语》中提到的证其父攘羊的人。《庄子·盗跖》:“ 直躬 证父, 尾生 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