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一作皇甫冉诗)》 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行未蹉跎。

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行未蹉跎。

意思:共许陈琳工奏记,知道你名字行没有失误。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送孔巢父赴河南军(一作皇甫冉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和对友人的祝福。 首先,诗的开头“江南相送隔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描绘了江南烟波浩渺的景色,友人相隔烟波相送,新秋时节又有一只大雁飞过。这里的“烟波”给人一种朦胧、离别之感,而“新秋一雁过”则增添了凄凉和思念之情。 “闻道全军征北虏”一句,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参与的全军征讨北虏的期待和祝愿。“又言诗将会南河”则描绘了友人即将前往南河,继续他的诗歌创作。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文学才华的肯定,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待。 “边心冉冉乡人绝”描绘了边疆战士的思乡之情,以及与亲人断绝联系的孤独和痛苦。“寒色青青战马多”则描绘了边疆的寒冷和战马的繁多的景象,进一步表现了边疆战士的生活艰辛。 最后,“共许陈琳工奏记”一句,表达了对友人文才的赞赏和期待。“知君名行未蹉跎”则是对友人的鼓励和祝愿,希望他的名声和行为不会有过失和偏差。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送别场景、离愁、友情、思乡之情、边疆生活等主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待和祝福,以及对友人文才的赞赏和鼓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南相送隔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军征北虏,又言诗将会南河。
边心冉冉乡人绝,寒色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行未蹉跎。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陈琳

    读音:chén lín

    词语解释

    ⒈  东汉文学家。字孔璋,广陵(治今江苏扬州)人。“建安七子”之一。初从袁绍,为袁作檄文斥责曹操。后归曹操,任司空军谋祭酒、丞相门下督。诗以《饮马长城窟行》为代表作。明人辑有《陈记室集》。

  • 蹉跎

    读音:cuō tuó

    繁体字:蹉跎

    英语:waste time; slips by with no accomplishment

    意思:
    1.失足。
    《楚辞王褒<九怀株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