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寻言上人》 竹韵漫萧屑,草花徒蒙茸。

竹韵漫萧屑,草花徒蒙茸。

意思:竹韵漫萧屑,草花徒细长。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寻言上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首句“万里莓苔地,不见驱驰踪”,描绘了一片被苔藓覆盖的荒野或大地,没有人类的足迹和痕迹。这里可能暗示了一种被遗忘或忽视的角落,一种被时间遗忘的宁静。 “唯开文字窗,时写日月容”则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角落,只有文字窗户透出微弱的光线,记录着时间的流转。这里可能有一种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时间的敬畏。 “竹韵漫萧屑,草花徒蒙茸”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环境的氛围。竹叶在风中轻轻摇曳,草花虽然美丽,但只是孤独地生长。这里有一种清幽、静谧的气氛,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孤独和不被理解的境遇。 “披霜入众木,独自识青松”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穿过被霜覆盖的树林,独自认识到了一棵青松的存在。这里既表达了对青松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坚韧和独立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静谧、知识追求和坚韧的环境,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和自然的敬畏。它以一种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创造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里莓苔地,不见驱驰踪。
唯开文字窗,时写日月容。
竹韵漫萧屑,草花徒蒙茸。
披霜入众木,独自识青松。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关键词解释

  • 蒙茸

    读音:méng róng

    繁体字:蒙茸

    意思:(参见濛茸)

    1.杂乱貌。
    《史记晋世家》:“狐裘蒙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裴骃集解引服虔曰:“蒙茸以言乱貌。”
    《文选

  • 竹韵

    读音:zhú yùn

    繁体字:竹韻

    意思:(竹韵,竹韵)
    指风吹竹子而形成的特有声音。
    唐·许浑《奉命和后池十韵》:“野桥从浪没,轻舸信风移;竹韵迁棋局,松阴递酒卮。”
    《白雪遗音马头调桐叶惊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