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屋彼非类,啄粟惭与食。
意思:穿过屋顶他们不是一类,啄食惭愧与食物。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记春水多红雀传云自新罗而至道损得之请余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异国鸟的诗,通过对这种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期望。
首句“赤羽异蒿鷃,来自东夷国”,诗人描述了这些鸟的羽毛是红色的,与蒿鷃(一种小雀)不同,它们来自东夷国(可能是指日本或其他东亚国家)。这种描述为读者展示了这些鸟的独特性和异国情调。
“群集成皋间,翩翩皆一色”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这些鸟在水中栖息的场景,它们聚集在河岸之间,飞翔时姿态优美,色彩一致,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举臆发朱砂,为瑞应火德”两句,诗人对这种鸟的内在品质进行了赞美。他认为这些鸟的红色羽毛象征着吉祥,预示着火德的兴盛。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鸟的深深敬意和期待。
“穿屋彼非类,啄粟惭与食”两句,诗人对这种鸟的行为进行了描述。他们不仅在水中嬉戏,还穿过高高的屋顶,寻找食物。尽管他们啄食粟米时可能有些笨拙,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寻找食物的决心和勇气。这体现了这种鸟的适应性和顽强精神。
“清声殊啁呼,所蓄每陋逼”两句,诗人对这种鸟的声音进行了评价。他们的叫声不同于其他鸟类,虽然有些清脆但并不嘈杂。这体现了这种鸟的独特性和与众不同之处。
最后,“应当放之去,重展万里翼”两句,诗人表达了他的期望。他认为应该将这些鸟放归自然,让他们重展万里翱翔的翅膀。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异国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期望。他赞美了这种鸟的独特品质和适应能力,同时表达了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这首诗也提醒我们,我们应该尊重生命,保护自然环境,让每一个生命都能自由地展现自己的美丽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