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游西虎丘寺八韵》 舟船转云岛,楼阁出烟萝。

舟船转云岛,楼阁出烟萝。

意思:船队回转岛,楼阁出烟萝。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夜游西虎丘寺八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游山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不厌西丘寺,闲来即一过”,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西丘寺的喜爱之情,只要一有空闲,就会前来游览。这一开头,就引出了下文对西丘寺美景的描绘。 颔联“舟船转云岛,楼阁出烟萝”,通过“舟船”、“云岛”、“楼阁”、“烟萝”等意象,勾勒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颈联“路入青松影,门临白月波”,通过“青松”和“白月”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自然景色的优美,同时也为下文的描写做了铺垫。 接下来,“鱼跳惊秉烛,猿觑怪鸣珂”,通过对动物的反应的描绘,间接地衬托出了环境的静谧和美丽,进一步增强了读者的感受。 “摇曳双红旆,娉婷十翠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动人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够看到美丽的风景和娉婷的身影。 “香花助罗绮,钟梵避笙歌”,通过“香花”和“钟梵”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宗教氛围,展现了寺庙的宁静和神秘。 最后,“领郡时将久,游山数几何。一年十二度,非少亦非多。”表达了作者对于游山的次数的感慨,既不是太少,也不是太多,恰恰好。这也传达出一种人生态度,即适度即可,不求过多。 整首诗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寺庙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歌的结构紧凑,语言流畅,读来令人陶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厌西丘寺,闲来即一过。
舟船转云岛,楼阁出烟萝。
路入青松影,门临白月波。
鱼跳惊秉烛,猿觑怪鸣珂。
摇曳双红旆,娉婷十翠娥。
香花助罗绮,钟梵避笙歌。
领郡时将久,游山数几何。
一年十二度,非少亦非多。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云岛

    读音:yún dǎo

    繁体字:雲島

    意思:(云岛,云岛)
    云雾笼罩的海岛。
    北齐·祖珽《望海》诗:“云岛相接连,风潮无极已。”
    唐·杜审言《南海乱石山作》诗:“乍将云岛极,还与星河次。”

  • 楼阁

    读音:lóu gé

    繁体字:樓閣

    英语:pavilion

    意思:(楼阁,楼阁)
    泛指楼房。阁,架空的楼。
    《后汉书吕强传》:“造起馆舍,凡有万数,楼阁连接,丹青素垩,雕刻之饰,不可

  • 烟萝

    引用解释

    亦作“烟萝”。 1.草树茂密,烟聚萝缠,谓之“烟萝”。 唐 李端 《寄庐山真上人》诗:“更説 谢公 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 南唐 李煜 《破阵子》词:“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璚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明 陈所闻 《驻马听·泛西湖》曲:“指点着六桥柳浪,三 竺 云峦, 石屋 烟萝。” 清 周準 《发朱砂庵经观音岩登石人峰》诗:“俯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