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谁家绮席开,夜阑箫鼓趁虚催。
意思:乞巧谁家绮席开,夜阑箫鼓趁虚催。
出自作者[宋]王之道的《和鲁如晦七夕》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七夕乞巧节的诗,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向织女星乞求智巧,诗中描绘了夜晚的热闹和清晨的静谧,展现了节日的独特魅力。
“乞巧谁家绮席开,夜阑箫鼓趁虚催。”开篇两句描绘了乞巧节的夜晚,人们纷纷在家中摆设宴席,箫鼓声不断,热闹的气氛仿佛在夜晚的尽头催促着人们。这里的“绮席”指的是华丽的宴席,“箫鼓”则是乞巧节夜晚的传统音乐和乐器演奏。
“启明不为牵牛计,又放朝阳送曙来。”这两句诗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启明星还在天空中照耀,但已经没有牵牛星的位置了。而太阳升起,送来新的一天。这里的“启明”指的是启明星,“牵牛计”则是指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这两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节日的结束,同时也寓意着人们对于智巧的祈愿和对于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练,描绘细腻,通过夜晚和清晨的对比,展现了乞巧节的热闹和结束,同时也寓意着生活的美好和希望。诗人通过描绘这个传统节日,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此外,这首诗也充满了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在乞巧节的夜晚,人们为了智巧而欢庆,而在清晨,人们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这体现了生活的循环和不断前进的过程,也寓意着人们对于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乞巧节的好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节日的独特魅力和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