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壒消亡,风火灭收。
意思:尘埃壒消亡,风、火灭收。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七舜泉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历山之泉的赞美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诗中描绘了历山之泉的壮丽景象,以及它对人类和自然的影响。
首先,诗人通过对历山岩岩的描绘,引出了对虞舜宅焉的叙述。虞舜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贤明君主,他的品德和行为被人们所敬仰。在这里,诗人通过引述虞舜宅焉,表达了对这位君主的敬意和赞美之情。
接着,诗人描述了历山之泉的神圣和伟大之处。泉流无疆,有永我思,表达了泉水流淌不息、充满生命力的特点。源发于山,施于北河,描绘了泉水从山中发源,流经北河,滋润着大地,为人们提供了生活所需的水源。
诗中还描绘了泉水中孕育的各种生物,如鳖、鱼、菱、荷等,它们在泉水中生长繁衍,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同时,泉水还具有净化污浊、消除灾害、繁荣生态的作用,如埃壒消亡、风火灭收、丛木敷荣等。
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担忧和哀叹。旱灾和泉水的枯竭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困扰。时雨既澍,百谷既登,描述了雨水滋润大地、丰收在望的美好景象,但同时也暗示着自然灾害的不可预测性。
最后,诗人通过流泫然、弥坎而升等描绘,表达了对泉水的感激之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诗人呼吁人们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历山之泉的赞美和描绘,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呼吁人们关注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