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励》 未学英雄先学道,肯将荣瘁校群儿。

未学英雄先学道,肯将荣瘁校群儿。

意思:没有学习英雄先学道,肯将荣瘁校小孩。

出自作者[清]梁启超的《自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首句“平生最恶牢骚语”表达了诗人对消极情绪的不屑一顾,强调了积极面对生活的重要性。牢骚,通常指的是对生活或工作的不满和抱怨,而诗人则表明自己不喜欢这种态度,更倾向于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 “作态呻吟苦恨谁”则是对那些只会抱怨、只会发出痛苦呻吟的人的讽刺。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只会抱怨、不能积极面对问题的人的不屑一顾,强调了真正的勇气和毅力。 “万事祸为福所倚,百年力与命相持”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往往是转机的前奏,而成功和幸福也往往需要经历一些磨难才能获得。同时,他也认识到人生是有限的,生命的力量和命运是相互依存的,我们必须珍惜时间,把握机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立身岂患无余地”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立身处世的自信和勇气。他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够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实现自己的价值。 “报国惟忧或后时”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他担心自己不能及时报效国家,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最后两句“未学英雄先学道,肯将荣瘁校群儿”强调了知识和智慧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看待人生的荣辱得失的态度。诗人认为,要想成为英雄,首先要学习道义,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要被一时的荣辱得失所困扰,要保持冷静和理智,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自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它鼓励人们要勇敢面对困难,珍惜时间,把握机会,不断学习和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平生最恶牢骚语,作态呻吟苦恨谁。
万事祸为福所倚,百年力与命相持。
立身岂患无余地,报国惟忧或后时。
未学英雄先学道,肯将荣瘁校群儿。
作者介绍 梁启超简介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关键词解释

  • 学道

    读音:xué dào

    繁体字:學道

    意思:(学道,学道)

    1.学习道艺,即学习儒家学说,如仁义礼乐之类。
    《论语阳货》:“君子学道则爱人。”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无财者谓之贫,学

  • 群儿

    读音:qún ér

    繁体字:群兒

    意思:(群儿,群儿)
    一群小儿。多用作轻蔑之辞。
    《汉书霍光传》:“武帝遗诏封金日磾为秺侯,上官桀为安阳侯,霍光为博陆侯……时卫尉王莽子男忽侍中,扬语曰:‘帝(病)﹝崩﹞,忽常

  • 英雄

    解释

    英雄 yīngxióng

    [hero]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

    英雄乐业。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