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戏和微之答窦七行军之作》 夔龙来要地,鹓鹭下辽天。

夔龙来要地,鹓鹭下辽天。

意思:夔龙来要地,鹓鹭下辽天。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戏和微之答窦七行军之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一个盛大的场景,通过这个场景,诗人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旌钺从櫜鞬,宾僚礼数全。夔龙来要地,鹓鹭下辽天”,描绘出一种庄重而和谐的氛围。旌钺是指军队的仪仗,櫜鞬则是存放武器的器具,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象征着军队的威严和纪律。宾僚则是宾客僚友的简称,指诗人所处环境的友好和睦。夔龙和鹓鹭则象征着高贵的地位和尊崇的身份。这一联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充满了尊重和礼遇,为后面的描述奠定了基础。 颔联“赭汗骑骄马,青娥舞醉仙”,进一步描绘了场景的生动画面。“赭汗”指的是马儿汗水淋漓,这里用来形容马匹骄壮,表现出军队训练有素的状态。“青娥舞醉仙”则描绘出一种欢快的气氛,青娥指少女,舞醉仙则表现出了欢庆的场面。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军队出征时的壮观景象和欢庆的气氛。 颈联“合成江上作,散到洛中传”,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未来的乐观态度。他认为他所处的环境和场景能够成为一首美妙的诗篇,流传到洛阳去,传颂着他的事迹和情感。这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尾联“陋巷能无酒,贫池亦有船。春装秋未寄,谩道有闲钱”,则表达了诗人的现实生活状况。虽然他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也能享受酒的乐趣;虽然池子很小,也能停泊船只;但是他的春装还没有寄到,所以暂时不能享受这些乐趣。这里诗人用幽默和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盛大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诗人的情感真挚而热烈,读来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旌钺从櫜鞬,宾僚礼数全。
夔龙来要地,鹓鹭下辽天。
赭汗骑骄马,青娥舞醉仙。
合成江上作,散到洛中传。
陋巷能无酒,贫池亦有船。
春装秋未寄,谩道有闲钱。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夔龙

    读音:kuí lóng

    繁体字:夔龍

    意思:(夔龙,夔龙)

    1.相传舜的二臣名。
    夔为乐官,龙为谏官。
    《书舜典》:“伯拜稽首,让于夔·龙。”
    孔传:“夔·龙,二臣名。”

  • 要地

    读音:yào dì

    繁体字:要地

    短语:重镇 险要 咽喉 中心 要塞

    英语:strategic location

    意思:
    1.要害之地。多指军事上的重要地方。<

  • 辽天

    读音:liáo tiān

    繁体字:遼天

    意思:(辽天,辽天)

    1.远天。
    唐·张正元《冬日可爱》诗:“寒日临清昼,辽天一望时。”
    宋·李曾伯《水调歌头幕府诸公有和再用韵谢之》词:“敢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