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渡湘水(一作崔国辅诗)》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

意思:客船贪利涉,在黑暗里渡过湘水。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夜渡湘水(一作崔国辅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上旅途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首句“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描绘了诗人乘船渡湘川的情景。诗人似乎是在急切地想要通过这段旅程,可能因为时间紧迫或者有重要的目的在心中。然而,他没有意识到的是,这次看似轻松的旅程,其实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这两句描绘了湘川两岸的景色,空气中弥漫着芳香的杜鹃花的香气,不时还能听到采莲的歌声。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象,与前一句的紧张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这里进一步描绘了渡湘川的情景,船夫把火投到岸边照亮河流,渔夫则在潭上过夜。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江上渡口的日常生活,给人一种亲切而真实的感觉。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他有时会和他的旅伴交谈,询问他们是否知道浔阳的具体位置。这可能暗示着他对目的地浔阳的期待和未知,也可能表达了他的孤独和迷茫。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江上旅途的艰辛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知的迷茫。这种情感通过诗人的描述和细节描绘得以传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心情和感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湘川

    读音:xiāng chuān

    繁体字:湘川

    意思:即湘江。
    晋·陆机《乐府》诗之十六:“北徵瑶臺女,南要湘川娥。”
    唐·李群玉《黄陵庙》诗:“犹似含嚬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 暗里

    读音:àn lǐ

    繁体字:暗裏

    英语:secretly

    意思:(暗里,暗里)
    犹暗中;背地里。
    前蜀·李珣《南乡子》词之十:“暗里迴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

  • 客舟

    读音:kè zhōu

    繁体字:客舟

    意思:运送旅客的船。
    晋·陶潜《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余。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
    唐·杜牧《题池州弄水亭》诗:“客舟耿孤灯,万里人夜

  • 贪利

    读音:tān lì

    繁体字:貪利

    意思:(贪利,贪利)

    1.贪求利益。
    《管子重令》:“取与贪利之人,将以此收货聚财。”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苏秦、智伯之智,非不足以辟辱远死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