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箧里贞珉上,频拂看宁有蠹尘。
意思:两篇箱子里碑石上,多次拂看哪有蠹虫灰尘。
出自作者[宋]魏野的《酬和知府李殿院见访之什往来不休因成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玉的美丽和魅力。
首句“玉韵重听倍爽神”中,“玉韵”指的是玉的声音,诗人再次听到玉的声音,感觉精神更加清爽,这表达了玉的音色之美,令人陶醉。
“银钩忽睹更躬亲”中的“银钩”指的是书法家写的字,这里诗人形容看到玉的字迹就像亲身见到书法家本人一样,表达了玉的字迹之美。
“郡侯喜是风骚主”中,“风骚主”指的是有才华、有情趣的人,这里诗人形容郡侯是一个有情趣的人,对玉的喜爱表现出了他的风雅。
“野客惭为唱和人”中,“野客”指的是诗人自己,诗人感到惭愧的是,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客人,却要为玉的赞美而唱和,表达了诗人对玉的赞美之情。
“积雾曾侵红绣旆”中的“积雾”形容的是雾气弥漫的景象,“红绣旆”指的是红色的旗帜,这里诗人用“积雾”来形容玉的字迹,表达了玉的字迹如同积雾般美丽。
“异香犹惹白纶巾”中的“异香”指的是玉的香气,“白纶巾”指的是白色的头巾,这里诗人用“异香”来形容玉的气质,表达了玉的气质如同异香般迷人。
最后两句“两篇箧里贞珉上,频拂看宁有蠹尘。”中,“两篇箧里贞珉上”指的是两篇收藏在箱子里的是两块坚硬的玉石,“贞珉上”指的是坚硬的玉石,这里诗人赞美了玉的坚硬和美丽。而“频拂”则表达了诗人对玉的爱护之情,希望经常擦拭它,避免尘土的侵蚀。
整首诗通过各种比喻和描绘,生动地展现了玉的美丽和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郡侯和诗人的风雅之情的赞美和欣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