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运使舍人观潮》 把酒问东溟,潮從何代生。

把酒问东溟,潮從何代生。

意思:把酒问东溟,潮从何代生。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和运使舍人观潮》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潮水的诗歌,通过对潮水的生动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潮水的敬畏和赞叹。 首先,诗的开头“把酒问东溟,潮从何代生”,就以一种直接的方式将读者引入了潮水的世界。诗人似乎在借酒意向,询问潮水从何而来,这不仅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对潮水的探索和赞美。 “宁非天吐纳,长逐月亏盈”两句,诗人进一步解释了潮水的变化规律,将其与月亮的盈亏联系起来,使读者对潮水的产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暴怒中秋势,雄豪半夜声”两句,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潮水在中秋之际的威势,以及它在半夜之时的雄伟声音。这种描绘让人仿佛能看见潮水在月光下汹涌澎湃的场景。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两句,诗人以雷霆和瀑布为喻,形容了潮水的力量。这种描绘让人感受到潮水如同海面上的雷霆,又如江心之上的瀑布,壮丽而震撼。 “伍胥神不泯,凭此发威名”两句,诗人借伍子胥的形象,赞颂了潮水的力量。伍胥是古代吴国的名将,诗人以此为喻,表达了对潮水力量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潮水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潮水的敬畏和赞叹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把酒问东溟,潮從何代生。
宁非天吐纳,长逐月亏盈。
暴怒中秋势,雄豪半夜声。
堂堂云阵合,屹屹雪山行。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巨防连地震,群楫望风迎。
踊若蛟龙斗,奔如雨雹惊。
来知千古信,回见百川平。
破浪功难敌,驱山力可并。
伍胥神不泯,凭此发威名。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把酒

    读音:bǎ jiǔ

    繁体字:把酒

    英语:raise one\'s wine cup

    意思:
    1.手执酒杯。谓饮酒。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