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见虎耽耽,今为佛子岩。
意思:以前看见老虎耽耽,现在为佛子岩。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苏州十咏其四·虎丘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见虎耽耽,今为佛子岩》是一首描绘禅意和自然之美的诗篇。它通过描绘山岩、云寒、剑潭、萝径和高雪禅庵等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禅宗文化的理解。
首联“昔见虎耽耽,今为佛子岩”,诗人描述了过去的山岩上曾经有老虎出没,如今却成为了佛子的居所。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过去和现在的变化,表达了对禅宗文化的敬仰和赞美。
颔联“云寒不出寺,剑静未离潭”,诗人描绘了山中的云寒和剑潭的静谧,表达了禅宗的清净无为和内心的平静。云寒和剑潭都是禅宗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代表着禅宗的智慧和修行。
颈联“幽步萝垂径,高禅雪闭庵”,诗人通过描绘幽静的小径和雪闭的高庵,进一步表达了禅宗的幽静和内心的清净。萝径和高雪禅庵的意象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尾联“吴都十万户,烟瓦亘西南”,诗人描绘了繁华的城市景象,与前文的自然景色形成对比。诗人通过对比城市的繁华和山中的清净,表达了对禅宗文化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禅宗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理解和敬仰。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对清净无为的向往。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