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霜月》 月夕露为霜,心知厌独房。

月夕露为霜,心知厌独房。

意思:月晚上露为霜,心感到只有房。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霜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孤独和忧郁的情感,通过描绘月夜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无奈和痛苦。 首句“月夕露为霜,心知厌独房”描绘了月夜的景色,露水凝结成霜,象征着夜晚的寒冷和寂静。诗人意识到独自在房间中感到孤独和厌倦,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情感。 “吟残犹拥鼻,望极自回肠”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吟诗时仍然带着鼻音,表达出诗人的孤独和忧郁情感。望极天涯,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感,回肠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内心痛苦。 “鬓减前秋绿,衣消外国香”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形象和状态。诗人头发稀疏,面色苍白,衣衫消瘦,形象憔悴。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忧郁情感。 最后,“星津谁待报,织素未成章”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无助感。诗人渴望有人来安慰自己,但没有人来回应自己的期待。诗人无法完成自己的诗章,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夜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无奈和痛苦。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月夕露为霜,心知厌独房。
吟残犹拥鼻,望极自回肠。
鬓减前秋绿,衣消外国香。
星津谁待报,织素未成章。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

关键词解释

  • 月夕

    读音:yuè xī

    繁体字:月夕

    英语:moonlit night

    意思:
    1.月末,月尾。
    《荀子礼论》:“月朝卜日,月夕卜宅。”
    杨倞注:“月朝,月初也;月夕,

  • 霜心

    读音:shuāng xīn

    繁体字:霜心

    意思:坚贞不移的志节。多指妇女不更二夫、臣子不事二主之志。
    明徐渭《范母》诗:“一夕改霜心,晓镜换粧额。”
    明·袁宏道《贞寿诗为冯太史母》:“宫锦到地红,霜心与头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