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八月十五夜月》 身云同出没,人海各波澜。

身云同出没,人海各波澜。

意思:自己说同出没,人海各波澜。

出自作者[现代]马一浮的《八月十五夜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万古中秋月,今年特地看。身云同出没,人海各波澜。独客乾坤老,千军壁垒寒。巴山吟望处,北斗已阑干。》以中秋之月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独特欣赏,以及对人生起伏的感慨。 首联“万古中秋月,今年特地看。”诗人以万古不变的中秋月为引子,表达了今年特别关注月亮的情景。这里既体现了月亮的永恒性,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性,形成了首联的哲理意味。 颔联“身云同出没,人海各波澜。”诗人以自身在人海中的起伏比喻月亮的明灭变化,表达了月亮在人海中的孤独和坚韧。同时,也暗示了人生在世如同在人海中起伏,各有各的波澜,体现了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颈联“独客乾坤老,千军壁垒寒。”诗人以“独客”形象表达了自己在人海中的孤独和坚韧,同时以“千军壁垒寒”比喻人生中的困难和挑战。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表达了对人生艰难的感慨。 尾联“巴山吟望处,北斗已阑干。”诗人以巴山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以北斗已降为喻,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中秋月为主题,通过哲理、人生感慨、孤独坚韧、思念期待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古中秋月,今年特地看。
身云同出没,人海各波澜。
独客乾坤老,千军壁垒寒。
巴山吟望处,北斗已阑干。
作者介绍 马一浮简介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关键词解释

  • 同出

    引用解释

    1.谓出处相同。《老子》:“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 王弼 注:“同出者,同出於玄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然此与 李庆子 遇狐叟事,大旨相类,不应俗人雅魅,迭见一时,又同出於 山 左。”

    2.谓同父所生。《国语·晋语四》:“同出九人,唯 重耳 在。” 韦昭 注:“同出,同生。”

  • 波澜

    读音:bō lán

    繁体字:波瀾

    短语:惊涛骇浪 澜 浪涛 涛 大浪 洪涛 巨浪

    英语:great waves

    意思:(波澜,波澜)
    亦作“波滥”。

  • 人海

    读音:rén hǎi

    繁体字:人海

    英语:sea of faces

    意思:
    1.像汪洋大海一样的人群。极言人多。
    唐·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鲸鲵人海涸,魑魅棘林高。”

  • 身云

    读音:shēn yún

    繁体字:身雲

    意思:(身云,身云)
    佛教语。谓围绕在佛身上的祥云。
    唐·王维《谒璇上人》诗:“方将见身云,陋彼示天壤。”
    赵殿成笺注:“《华严经》:‘或见诸菩萨,入变化三昧,

  • 没人

    读音:méi rén

    繁体字:沒人

    英语:none

    意思:(没人,没人)
    潜水的人。
    《庄子达生》:“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
    郭象注:“没人,谓能鹜没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