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满我应书下下,赈荒人谓策平平。
意思:考满我应该写下,救济灾荒人对策平平。
出自作者[宋]虞俦的《晓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农村生活的,通过对屋角上的纺织娘(俗称的昆虫)和篱笆根部的蟋蟀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尊重。
首句“屋角勃姑时自唤,篱根络纬竞先鸣”中,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屋角上的纺织娘轻轻弹奏,篱笆根部的蟋蟀也争相鸣叫的场景。这两句诗以动衬静,以虫鸣声衬托出农村的宁静和诗人的闲适心情。
“刈禾政想頳肩重,扬秕那愁眯目轻”这两句诗描绘了农民劳作的场景,诗人想象他们挥汗如雨,肩头红肿的情景,同时对于扬谷时不会眯住眼睛也充满了信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同情和对他们生活的关注。
“考满我应书下下,赈荒人谓策平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考核官员的评语不抱过高期望,对赈灾措施则认为比较平庸。这里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公正评价和有效赈灾的期待。
最后,“回思旧岁民情恶,不但中山有啜羹”两句诗,诗人回想起去年(旧岁)民情恶劣,不仅是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也暗示了社会现实的严峻。这里的“中山啜羹”可能是指古代圣君中山君的故事,暗示诗人希望社会公正、民生富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绘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对劳动的尊重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诗中充满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生活的关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理想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