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道当河陕,陈诗问国风。
意思:驰道当河陕,陈诗问国风。
出自作者[唐]张九龄的《奉和圣制途次陕州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驰道当河陕,陈诗问国风。川原三晋别,襟带两京同。后殿函关尽,前旌阙塞通。行看洛阳陌,光景丽天中。》是一首描绘京畿大道的诗,同时也借此表达了对国家政治状况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驰道当河陕,陈诗问国风。”描绘了京畿大道的场景,道路宽广,直通河陕,诗人通过“陈诗问国风”表达了对国家政治状况的关注,暗示诗人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国家政治的看法和建议。
颔联“川原三晋别,襟带两京同。”描绘了京畿大道沿途的景色,这里与三晋大地相接,又紧邻着京城,既体现了地理上的重要,也象征着政治上的重要地位。
颈联“后殿函关尽,前旌阙塞通。”进一步描绘了京畿大道的场景,诗人通过描述道路的尽头是函关,旌旗指向的是宫阙,表达了道路的重要性和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尾联“行看洛阳陌,光景丽天中。”表达了诗人的期待和乐观情绪,他相信在京畿大道的带动下,洛阳陌等地方将会更加繁荣昌盛,景象美丽如同在天空中一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京畿大道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状况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对地理、政治、历史等各方面的描绘,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和乐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