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京阙陆郎中昆仲》 才见玳簪欹细柳,便知油幕胜红莲。

才见玳簪欹细柳,便知油幕胜红莲。

意思:才见华簪斜细柳,就知道油幕胜红莲。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寄京阙陆郎中昆仲》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柏台兰署四周旋》,作者通过描绘兰署和柏台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柏台兰署四周旋,宾榻何妨雁影连。”描绘了兰署和柏台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兰署和柏台都是古代官署的名称,这里借指友人的工作场所。四周旋转,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之情。宾榻何妨雁影连,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友人能够平安健康。 2. 颔联“才见玳簪欹细柳,便知油幕胜红莲。”描绘了友人工作环境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玳簪和细柳都是古代官职的象征,这里借指友人的工作性质。油幕则是指友人的工作场所的环境,红莲则是指友人工作环境中的红色窗帘。作者通过描绘这些细节,表达了对友人工作环境的赞美之情。 3. 颈联“家从入洛声名大,迹为依刘事分偏。”表达了对友人的家庭和事业发展的关心和祝福。入洛声名大,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事业发展的赞美之情。依刘事分偏,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家庭生活的关心和祝福,希望友人能够家庭幸福美满。 4. 尾联“争奈乱罹人渐少,麦城新赋许谁传。”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担忧。乱罹人渐少,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感慨。麦城新赋许谁传,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担忧之情,希望友人能够平安健康,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文学才华的肯定和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兰署和柏台的生活场景、赞美友人的工作环境、关心友人的家庭和事业发展以及对时局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担忧等情感表达方式,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才华的肯定和赞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柏台兰署四周旋,宾榻何妨雁影连。
才见玳簪欹细柳,便知油幕胜红莲。
家从入洛声名大,迹为依刘事分偏。
争奈乱罹人渐少,麦城新赋许谁传。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红莲

    读音:hóng lián

    繁体字:紅蓮

    意思:(红莲,红莲)

    1.红色荷花。
    南朝·梁元帝《采莲赋》:“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
    唐·王维《山居即事》诗:“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 细柳

    读音:xì liǔ

    繁体字:細柳

    英语:Xi Liu

    意思:(细柳,细柳)

    1.初生的嫩柳条。
    《西京杂记》卷四:“枚乘为《柳赋》,其辞曰:‘……阶草漠漠,白日迟迟。于嗟

  • 玳簪

    读音:dài zān

    繁体字:玳簪

    意思:
    1.即玳瑁簪。玳瑁制的髮簪。
    唐·温庭筠《寄河南杜少尹》诗:“十载归来鬓未凋,玳簪珠履见常僚。”
    宋·梅尧臣《和永叔柘枝歌》:“绮菌绣幄粲辉映,玳簪珠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