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夜孤坐三首》 老来觅句苦难成,细把风斤镂薄冰。

老来觅句苦难成,细把风斤镂薄冰。

意思:老来找句子苦难成,细把风斤镂薄冰。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春夜孤坐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老来觅句苦难成,细把风斤镂薄冰。行到长廊人寂寂,隔窗一点读书灯》是一首描绘晚年生活场景和心境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晚年生活和创作的思考和感悟。 首句“老来觅句苦难成”,描绘了作者在晚年时寻找诗句的困难。这里的“觅句”可以理解为创作诗句,或者更广泛地代表创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创作变得更加困难,这是一种普遍的感受,不仅仅是诗人,也是许多其他领域的创作者都会经历的过程。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困难和挑战的深深理解与接受。 “细把风斤镂薄冰”,描绘了作者在艰难创作过程中,如同在风中镂刻薄冰一般细心、耐心。这里的“风斤”和“镂薄冰”都是形象生动的描绘,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创作的决心和毅力。 “行到长廊人寂寂”,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长廊中行走,周围一片寂静,只有隔窗一点读书灯的场景。这里的“长廊”可以理解为创作的环境,而“寂寂”则表达了环境的静谧和孤独,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孤独和寂寞。而“隔窗一点读书灯”则给人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象征着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晚年时的创作和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它告诉我们,无论年龄多大,都应该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创作的热情,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孤独和寂静中,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知识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老来觅句苦难成,细把风斤镂薄冰。
行到长廊人寂寂,隔窗一点读书灯。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老来

    读音:lǎo lái

    繁体字:老來

    意思:(老来,老来)
    年老之后。
    唐·杜甫《哭韦大夫之晋》诗:“童孺交游尽,喧卑俗事牵。老来多涕泪,情在强诗篇。”
    宋·陆游《孤坐无聊每思江湖之适》诗:“老来阅尽

  • 把风

    把风 bǎfēng
    [keep watch] 警戒
    地下工作人员在屋里开会,她在屋外为他们把风
    把守望风。《元典章·吏部六·儒吏》:“强盗须问某人为首,某人为从……何人在外把风,何人在内收拾财物。”《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大凡作强盗的,敢於拦路劫财了,断不是三个五个,内中有瞭高的,把风的,动手的,接赃的,至少也有二三十个人。” 王朝闻 《凤姐的个性与共性》:“
  • 觅句

    读音:mì jù

    繁体字:覓句

    英语:seek a telling line

    意思:(觅句,觅句)
    指诗人构思、寻觅诗句。
    唐·杜甫《又示宗武》诗:“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

  • 苦难

    读音:kǔ nàn

    繁体字:苦難

    短语:苦 灾难 痛楚 切肤之痛 痛苦 苦楚 苦痛

    英语:(n) suffering

    意思:(苦难,苦难)

    1.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