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兰发香气,对烛映红滋。
意思:烧兰发香气,对着蜡烛映红滋。
出自作者[明]薛蕙的《咏料丝灯》
全文赏析
这首诗《淮南玉为碗,西京金作枝》是一首对“灯”的赞美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将灯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首联“淮南玉为碗,西京金作枝”以独特的视角,将灯与玉碗、金枝联系起来,表达出灯的珍贵与独特。淮南的玉碗,西京的金枝,都是古代的珍贵物品,以此比喻灯的珍贵,可见诗人对灯的喜爱。
颔联“未若兹灯丽,擅巧昆明池”直接赞美此灯之美,胜过古代昆明池中的巧妙的灯。昆明池是中国古代的池塘,常用来制作各种精美的灯具,此处诗人以灯之美丽胜过古代灯具,可见其对灯的赞美之情。
颈联“霏微状蝉翼,连娟侔网丝”则以轻盈如蝉翼、细密如丝网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灯的形态之美。这一联既表现了灯的轻盈,又表现了其精细,给人以美的享受。
接下来的几联中,“烟空不碍视,雾弱未胜持”等句,继续描绘了灯在烟雾中的美丽形象,表现出灯的坚韧和美丽。碧水点葱郁,彩石染萎蕤等句,则描绘了灯的颜色之美,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享受。
最后,“明月讵须侈,夜光方可嗤”两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灯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即使是明亮的月亮也需要向灯学习,可见其对灯的推崇之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灯”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其丰富的比喻、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赞美,都使得这首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