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匡庐北,冰雪始消释。
意思:二月庐山北面,冰雪开始融化。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春游二林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下马二林寺》是一首描绘诗人从官场退隐,来到二林寺,欣赏自然美景,感受天地间宁静与温暖的诗。诗中通过对二林寺周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战乱中人们生活的艰辛表示了同情。
首联“下马二林寺,翛然进轻策”,诗人下马进入二林寺,心情愉快地拿起轻便的竹杖,描绘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
颔联“朝为公府吏,暮作灵山客”,诗人早晨还是官府中的一员,到了晚上就成了灵山上的客人,这一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联,是对二林寺周边环境的描绘。“二月匡庐北,冰雪始消释。阳丛抽茗芽,阴窦泄泉脉。”这里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二林寺所在地的春回大地的景象,冰雪消融,茗芽抽芽,泉脉涌动。这些景象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散作万壑春,凝为一气碧。”这几句诗用“熙熙”、“蔼蔼”等形容词,描绘出一种温暖、祥和的气氛,这种气氛又化作万壑春色,凝结成了一片碧绿。这些描述都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
在全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战乱中人们生活的艰辛表示了同情。“独有不才者,山中弄泉石”,诗人表示自己虽然无能,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却在山中享受着弄泉石的乐趣。这种自我调侃和自嘲,也体现了诗人的性格和人格魅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二林寺周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战乱中人们生活的艰辛表示了同情。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也体现了诗人的性格和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