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客往湘江》 识君年已老,孤棹向潇湘。

识君年已老,孤棹向潇湘。

意思:认识你已经老,我划向潇湘。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送客往湘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通过描绘作者年老后独自乘船南行,思念故乡和未来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首联“识君年已老,孤棹向潇湘。”直接点明作者年岁已高,而此次南行是独自一人乘船。这句诗通过“识君”这个称呼,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分别,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已经失去了曾经的伙伴,独自一人面对生活的艰辛。而“孤棹”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独自乘船的孤独和寂寞。 颔联“素发临高镜,清晨入远乡。”描绘了作者清晨乘船离开故乡的情景。这句诗通过“高镜”这个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年华老去的感慨和无奈。“远乡”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远离家乡的孤独感。 颈联“三山分夏口,五两映涔阳。”描绘了作者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包括夏口的三山和船上随风摇曳的五两。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作者旅途中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尾联“更逐巴东客,南行泪几行。”再次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这句诗通过“巴东客”这个形象,暗示了作者即将到达的目的地,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不安和担忧。而“泪几行”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思念故乡和未来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年老后独自乘船南行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诗句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识君年已老,孤棹向潇湘。
素发临高镜,清晨入远乡。
三山分夏口,五两映涔阳。
更逐巴东客,南行泪几行。
作者介绍 郁达夫简介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潇湘

    读音:xiāo xiāng

    繁体字:瀟湘

    英语:Xiangjiang

    意思:(潇湘,潇湘)

    1.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
    《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