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遥和康录事李侍御萼小寒食夜重集康氏园林》 谁见柰园时节共,还持绿茗赏残春。

谁见柰园时节共,还持绿茗赏残春。

意思:谁看见我们园季节共,还拿着绿茶赏残春。

出自作者[唐]皎然的《遥和康录事李侍御萼小寒食夜重集康氏园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寒食节在习家举行聚会。诗中描绘了寒食节时习家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寒食节聚会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首联“习家寒食会何频,应恐流芳不待人。”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寒食节在习家聚会的喜爱。习家,即指寒食节时在寒食山庄聚会的人家,这里也暗指寒食节本身。作者认为,寒食节是人们流芳的时刻,人们应该珍惜它,不应错过。 颔联“已爱治书诗句逸,更闻从事酒名新。”表达了作者对寒食节聚会的赞美之情。这里的“治书”和“从事”都是指参加聚会的人,他们不仅有优美的诗句,还有新鲜的酒名,进一步丰富了聚会的氛围。 颈联“庭芜暗积承双履,林花雷飞洒幅巾。”描绘了寒食节时庭院和树林中的景象。庭芜暗积,暗示了聚会的人们留下的足迹;林花雷飞,则描绘了树林中花瓣飘落的场景,进一步烘托了寒食节的气氛。 尾联“谁见柰园时节共,还持绿茗赏残春。”表达了作者对寒食节时节的珍惜之情。柰园时节,指的是寒食节时节的美丽景色,作者希望与朋友们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共同度过这个美好的时光。持绿茗赏残春,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寒食节时习家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寒食节聚会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习家寒食会何频,应恐流芳不待人。
已爱治书诗句逸,更闻从事酒名新。
庭芜暗积承双履,林花雷飞洒幅巾。
谁见柰园时节共,还持绿茗赏残春。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皎然(720年-804年),俗姓谢,字清昼,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僧人和茶道家。他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皎然一生游学四方,广交名士,自幼喜好佛学和文学,擅长写山水诗。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以描绘山水胜景和描写人物情感为主,具有良好的文学价值。

皎然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也是茶道家和佛学家。他在茶道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被誉为“茶圣”,并在《茶经》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茶道心得。此外,他还致力于佛教事业,曾经担任东林寺的净土宗法师,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解释

  • 时节

    读音:shí jié

    繁体字:時節

    短语:季节 季

    英语:season

    意思:(时节,时节)

    1.四时的节日。
    《吕氏春秋尊师》:“敬祭之术

  • 柰园

    读音:nài yuán

    繁体字:柰園

    意思:(柰园,柰园)

    1.亦作“柰苑”。
    《维摩诘经佛国品》:“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奈氏树园,与大比丘众俱。”奈氏树园,一本菴罗树园。”奈,柰”。后因用以

  • 残春

    读音:cán chūn

    繁体字:殘春

    意思:(残春,残春)
    指春天将尽的时节。
    唐·贾岛《寄胡遇》诗:“一自残春别,经炎复到凉。”
    宋·李清照《庆清朝慢》词:“禁幄低张,彤阑巧护,就中独占残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