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张兢无悔秘校赴调》 无悔富道谊,卷藏无所施。

无悔富道谊,卷藏无所施。

意思:不要后悔富道友谊,卷藏没办法。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送张兢无悔秘校赴调》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无悔富道谊,卷藏无所施。端笏拜上官,十年走阶墀。人皆为嗟惋,君独安且怡。又执考书去,当衡谁与知》,它是一首描绘一位官员在仕途上稳步前行的诗。 首段描述了这位官员在官场上的坚定不移和无私奉献。他无悔地遵循道德准则,尽管他的努力在现实中可能无法得到回报。他端端正正地拿着笏板,恭敬地拜见上级官员,十年如一日地在台阶上奔波。这种描述展现了这位官员的敬业精神和忠诚态度。 第二段则表达了人们对他的赞美和惋惜之情。人们都为他感到叹息和惋惜,因为他独自安然自得,怡然自乐。这种描述突出了他的坚韧和自信,同时也揭示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最后一段中,这位官员被要求去校订书籍,这暗示着他将在学术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当问到谁能了解和支持他时,这个问题也表达出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坚定和无私,同时也揭示了他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官场上稳步前行的官员形象,他无私奉献、敬业忠诚,同时也面临孤独和不确定性的挑战。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这位官员的内心世界和他的生活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无悔富道谊,卷藏无所施。
端笏拜上官,十年走阶墀。
人皆为嗟惋,君独安且怡。
又执考书去,当衡谁与知。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道谊

    读音:dào yì

    繁体字:道誼

    意思:(道谊,道谊)

    1.道义。
    宋·戴复古《送侄孙汝白往东嘉》诗:“道谊无穷达,文章有是非。”
    元·虞集《牟先生墓志铭》:“父子之间,讨论经学,以忠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