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不惯征徭苦,牢落僧房不自聊。
意思:书生不习惯徭役苦于,牢落僧房不聊。
出自作者[宋]王之道的《和孙延寿喜雨述怀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小雨霏霏夜接朝》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和民情风貌的诗,通过对夜雨、农事、果树、僧房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首联“小雨霏霏夜接朝,乍惊和气入民谣”,诗人以夜雨不断、清晨接朝的景象,描绘出乡村的宁静和生活的平和。而“和气”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乡村民风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安宁。
颔联“官逋遮为麦秋缓,酒价定随人意饶”,诗人以乡村的农业生产和民生问题为切入点,描绘了乡村的贫瘠和生活的艰难。然而,诗人却以“酒价定随人意饶”来表达出乡村人民乐观的生活态度,即使面临困境,他们也能自得其乐,以酒价随人意的方式来调节生活。
颈联“欲落枣花蚕断茧,半黄梅子稻移苗”,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生活场景,枣花即将落下,蚕茧已经断开,稻苗正在移栽,这些都是乡村生活中常见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些细节的描绘,更加深入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
尾联“书生不惯征徭苦,牢落僧房不自聊”,诗人以自身的感受来表达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现实的不满。作为书生,诗人不习惯征调的苦难,只能在僧房中孤独无聊。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不公和不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和民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不公和不义,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