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车之用,易地则弃。
意思:交通的作用,易地就放弃。
出自作者[明]王廷陈的《拟矫志篇》
全文赏析
《拟矫志篇》是明代诗人王廷陈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拟”为题,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名利的不屑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首联“丈夫慎出处,功成乃身退”,表明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和态度。他认为一个有抱负的人应该慎重地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在取得成功后及时隐退,不贪图名利。这种观点体现了作者对于道家思想的借鉴,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人生哲学。
颔联“道充贵知足,才裕尚知止”,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对于知足常乐和适可而止的看法。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充实自己的道德修养,懂得知足常乐;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但不要过于追求功名利禄。这种观点既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也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颈联“静处乾坤大,闲中日月迟”,描绘了作者在宁静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广阔天地和悠长时光。这种意境既表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
尾联“俯仰宇宙狭,不乐复何如”,表达了作者在认识到宇宙的浩瀚无垠后,对于人生的感慨。他认为在这样的宇宙中,个人的快乐和悲伤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不必过于执着于世间的喜怒哀乐。这种观点既体现了作者的豁达胸怀,也反映了他对于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坚持。
总的来说,《拟矫志篇》这首诗通过对人生道路、道德修养、自然景观等方面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超脱尘世、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这种思想既受到了道家的影响,也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