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陶渊明二十首》 阱填虎自避,心冥鸥不惊。

阱填虎自避,心冥鸥不惊。

意思:陷阱填虎从回避,心冥冥鸥不惊。

出自作者[宋]陈造的《和陶渊明二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贤良的地方官的,他以仁慈之心治理地方,使得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安定。 首句“薄俗不难化,君子要得情”,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认为难以改变,但君子应该以情义为先,以德化民。 “善政良易孚,循良本无名”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循良之政的评价,认为这样的政绩虽然难以用名声来衡量,但却是真正的好政绩。 “一从吏海邑,我暇民乐生”表达了地方官吏的勤政爱民,使得百姓生活有了改善,生活更加快乐。 “阱填虎自避,心冥鸥不惊”进一步描绘了地方官吏的善政带来的效果,陷阱填平了,老虎自然避开,心冥鸥不惊,表达了百姓对地方官吏的感激之情。 最后“且了饱饭课,不问报政成”两句,表达了地方官吏能够完成自己的任务,让百姓吃饱饭就已经很满足了,不追求政绩的回报。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地方官吏的善政和仁爱之心,表达了百姓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和对仁政的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薄俗不难化,君子要得情。
善政良易孚,循良本无名。
一从吏海邑,我暇民乐生。
阱填虎自避,心冥鸥不惊。
且了饱饭课,不问报政成。

关键词解释

  • 避心

    读音:bì xīn

    繁体字:避心

    意思:佛教语。谓捨弃一切尘念。
    南朝·宋·宗炳《明佛论》:“避心世物,移映清微,则佛理可明,事皆信矣。”
    唐·李百药《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託迹禅林,避心定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