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告少年》 西海生智者,厚生多发明。

西海生智者,厚生多发明。

意思:西海生智慧的人,多生多发明。

出自作者[现代]陈独秀的《告少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人生、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诗中描绘了太空的广阔无垠,白天所见并非其真实的形状,而星星点缀其中,相隔遥远却各自闪耀。这表达了宇宙的无限和生命的渺小,同时也暗示了人与宇宙的关系。 其次,诗中提到“光形无所丽,虚白不自生”,这是对自然规律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启示。在自然中,光和形并非是生命的必要条件,虚白和自生也不是生命的源泉,而是生命存在的条件和过程。 接着,诗中提到了“西海生智者,厚生多发明”,这是对人类智慧和发展的赞美。人类通过摄取阴阳之气,建立了不夜城,展现了人类的创造力和智慧。 然而,诗中也表达了对人类局限性的认识,即“局此小宇内,人力终难轻”。人类在宇宙中只是一个小小的角落,尽管有巨大的创造力和智慧,但在人力之外,还有许多未知和不可控的力量。 最后,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尊重。作者认为,人类应该珍惜生命,追求自足而不是与其他生物相争相斗。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生命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人生、自然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智慧和思想深度,也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启示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太空暗无际,昼见非其形。
众星点缀之,相远难为明。
光形无所丽,虚白不自生。
半日见光彩,我居近日星。
西海生智者,厚生多发明。
摄彼阴阳气,建此不夜城。
局此小宇内,人力终难轻。
吾身诚渺小,傲然长百灵。
食以保躯命,色以逢种姓。
逐此以自足,何以异群生。
相役复相斫,事惯无人惊。
伯强今昼出,拍手市上行。
旁行越邻国,势若吞舟鲸。
食人及其类,勋旧一朝烹。
黄金握在手,利剑腰间鸣。
二者唯君择,逆死顺则生。

作者介绍 陈独秀简介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1920年初前往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任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二、三大)、中央总书记(四、五大)等职务,并任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1927年7月离开中央。1929年11月因就中东路事件发表不同意见而被开除党籍。1931年5月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1932年10月被国民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重庆(原属四川)江津。1942年5月逝世。他是杰出的政论家,其政论文章汪洋恣肆、尖锐犀利,《敬告青年》等很多篇章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少有的、杰出的代表作。晚年进行的文字学研究,是极其重要的学术成果。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陈独秀思想论稿》、《陈独秀著作选编》等。

关键词解释

  • 厚生

    读音:hòu shēng

    繁体字:厚生

    英语:improve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

    意思:
    1.使人民生活充裕。
    《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

  • 西海

    读音:xī hǎi

    繁体字:西海

    英语:Xihai sea

    意思:
    1.传说中西方之神海。
    《楚辞离骚》:“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山海经南山经》:“

  • 智者

    读音:zhì zhě

    繁体字:智者

    英语:the wise

    意思:
    1.有智谋或智慧的人。
    《韩非子主道》:“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
    《淮南子主术训》:“物之

  • 发明

    解释

    发明 fāmíng

    (1) [invent]∶创造出新事物或新方法

    他发明一种岩石钻孔机并得到了专利权

    (2) [expound]∶创造性地阐发;发挥

    颇有发明

    发明 fā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