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笼寒,小帘通月,暮色偏怜高处。
意思:虚合笼寒,小帘通月,暮色偏怜高处。
出自作者[宋]姜夔的《法曲献仙音》
全文赏析
这首诗《虚阁笼寒,小帘通月,暮色偏怜高处》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色并表达思乡之情的佳作。下面,我们将从主题、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主题上,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寒意、月色、湖山以及思乡之情。诗人通过虚阁、寒、月、暮色、树、驰道、湖山等意象,构建了一幅秋夜的美丽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在分析意象上,诗中的“虚阁”指的是空旷的楼阁,给人一种空灵之感,为后面的寒、月等意象的出现提供了背景。而“小帘通月”中的“小帘”则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与后面的寒夜形成对比。同时,“暮色偏怜高处”中的“暮色”也给人一种神秘和凄凉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对高处寒夜的独特感受。
在语言技巧上,这首诗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对偶、用典、叠词等。例如,“树隔离宫,水平驰道”这一句使用了对偶,使诗句整齐美观;“砧声带愁去”中的“带”字,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秋夜中砧声带来的愁绪。此外,“屡回顾”这一句通过叠词的使用,加强了情感的表达,使诗句更加生动感人。
在情感表达上,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诗人身处异乡,面对着虚阁笼寒、月色通明的景象,不禁想起了家乡的温暖和美好。而“谁念我、重见冷枫红舞”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渴望回归的愿望。
最后,这首诗的意境深远,画面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景色和表达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语言技巧和深远的意境营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