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农当年未生树,此树之神何所附。
意思:问农民当年未生树,这棵树的神何所附。
出自作者[宋]释文珦的《神树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村西大树高入云,树根作屋祠为神》是一首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敬仰之情的诗。诗中描绘了村西一棵高入云端的大树,树根部分被村民用作祭祀神灵的神祠。诗中表达了村民对神灵的虔诚和敬畏,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首联“村西大树高入云,树根作屋祠为神”,诗人以大树为引子,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景象。大树高耸入云,象征着乡村的坚韧和顽强。树根部分被村民用作神祠,体现了村民对神灵的敬畏和崇拜。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和村民的精神面貌。
颔联“村农四时常祭赛,但愿长幼无灾屯”,诗人进一步描述了村民的祭祀活动和他们对平安生活的期盼。四时不断进行祭赛,希望神灵保佑村内长幼无灾无难。这一联表达了村民对神灵的虔诚和敬畏,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颈联“更乞风雨皆调适,官不追呼无资贼”,诗人表达了村民对神灵更多的期盼,希望风调雨顺,官府不追税,无盗贼侵扰。这一联体现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对神灵的依赖和敬畏。
尾联“六畜蕃滋百谷成,报神之赐何终极”,诗人再次表达了对神灵的感激之情,希望神灵赐福于村民,使六畜兴旺,百谷丰收。这一联表达了村民对神灵的感激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满足和幸福感。
在整首诗中,诗人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和对神灵的敬仰之情,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神灵的依赖和敬畏。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
最后两句“问农当年未生树,此树之神何所附。它时此树朽而仆,树神又向何方去”,诗人对农夫的行为提出了疑问,也表达了对未来变化的思考。这种变化不仅是大树的生长、朽坏,更是人们对生活、信仰的改变。诗人通过这种疑问和思考,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和对神灵的敬仰之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和村民的精神面貌,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篇。